“福州三宝”之一的活态文化——角梳

发布时间:2018-04-17 09:52 信息来源:福州市纪委监委 字体大小:[大][中][小]
分享到:
  作为福州最古老的传统技艺,角梳制造已有700多年的历史。1976年福州北郊新店出土了一座南宋古墓,随葬物中就有6支黑水牛角制作的角梳。福州角梳多采用中国南方的水牛角和北方的绵羊角为原料。角梳的加工,工艺精细。

切料

  切料,是角梳繁杂工艺的第一步,由于角的两头是弯曲的,工人师傅们主要根据角材的大小和产品的要求锯成角筒,这环节直接关系到材料的利用率。

破料

  角梳厂内的加工车间,机器轰鸣不绝于耳。近年来,角梳工艺在不断改革、创新,制作的机械化使生产效率提高了近三倍。在机器的辅助下,一个工人把切好了的圆圆的小节按“取厚弃薄”的原则把它破成一片片弯弯的“角背”。

分检

  不是每一块角料都能制作为同一种角梳,工人们需要根据原料品质再进一步地分类、挑选、检查,“分检”是为制作不同档次、不同款式角梳的一个或缺的环节。

抠底

  切割下来的角梳粗料,工人要通过砂轮打磨掉边角料,并将角的外皮砂平,此时,角梳有了大体造型。

画坯

  梳形模具有几十种,得根据不同的牛羊角质地、原坯形状和客户的需要制成不同梳型,选对了,做出的角梳才好看,这便是“画坯”,角梳匠人把梳形模具对准梳坯上面的梳口线,熟练地一笔画下圆润流畅的梳形线条。

修坯

  经过“画坯”,梳子的基本轮廓出来后,师傅要手握梳子的模板和角坯把多余的角料锯掉,再将角梳的一段削尖磨平,然后才能开齿。

开齿

  开齿工序最为讲究。牛角梳温润如玉,要保证牛角梳开齿不折、结实耐用又不伤皮肤和头发,这就要考量工匠的动作快慢和力度掌控了,制梳师傅必须全神贯注,不能有一点点的差错,以免前功尽弃。只要一齿办坏,整鼓的角梳都要报废掉,所以这道工序一般都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完成。

晾干

  经过冲水、上色、刷洗等6个磨光工序后,一把把精巧如玉的角梳终于呈现在眼前。

成品

  一把角梳从原料制成产品,需要经过20多道工序,如此之后,每把角梳都色泽莹亮、光润如镜。在制成的角梳上还可以运用传统漆画工艺技法,绘制虎、豹、狮、象等多种飞禽走兽和南国花草的图案花样,画面生动,永不褪色。

辨别真假

  在阳光下,老师傅教人如何辨别真假角梳。市面上的角梳良莠不齐,许多人不知道该如何鉴别角梳的真假优劣。其实,真与假最根本的区别是:真牛角梳是不会起静电的,在受热状态下会有牛角的臭味,摸上去有手感,比塑料要重一些,而且一般会有血色和纹路。而假牛角梳则没有以上特征。

如何使用

  俗话说“千过梳头,头不白”。用角梳梳头,可以去垢而不沾,解痒而不痛,温润而不挂发。每天早晚用角梳,由前向后,再由后向前轻轻触及头皮各梳刮数遍,这样一来,连梳头的“仪式”也不同了起来。

  福州角梳之所以能传承数百年,并成为“福州三宝”之一的活态文化,是因为它的价值。而角梳匠人做的,是以精湛绝尘的技艺、臻于至善的执着,赋予角梳灵动的生命。  

附件下载

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

中共福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福州市监察委员会 福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 承办
技术支持:0591-83374473 闽ICP备1100998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