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治未病”想到

——"治未病"角度看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性

发布时间:2015-06-24 08:52 信息来源:监察局 字体大小:[大][中][小]
分享到:

 

 “治未病”思想源自《黄帝内经》,历代医家乃至医学对“治未病”都极为重视。根据现代医学理论,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:一是健康未病态;二是欲病未病态;三是已病未传态。因此,“治未病”就是针对这三种状态,具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、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止传变的作用。我们认为“治未病”的医学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当前的纪检监察工作。

一、监督执纪问责的要求是“治未病”

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“要加强纪律建设,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”,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作的工作报告中也提出“要坚持从严治党、依规治党,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加强纪律建设”。可见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,是全面从严治党极其重要的一方面,我们认为这也是一种“治未病”的思想。

从已经曝光的系列腐败案件看,究其背后多数是纪律松弛,政治生态恶化的表现。因此,加强党的纪律建设,使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,防微杜渐,这无疑是“治未病之病”的一剂“良药”。中央提出要全面从严治党,以啄木鸟精神,严明党的纪律,保证党的肌体健康,这也说明“治未病”的重要性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铁腕反腐,不断有“大老虎”和“蛀虫”被揪出,令人振奋,百姓称快。我们在“点赞”的同时,更应该深层次地思考如何从源头上尽可能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,特别是纪检监察机关,更应该强化执纪监督问责,积极探索、研究和实践治本之策,寻求“治未病”之举。

二、监督执纪问责的目的是“治未病”

加强党的建设,必须坚持党要管党、从严治党。如何管党治党?就得靠依规治党、严明纪律。违法大多是从违纪开始的,纪律是管党治党的尺子。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党纪观念淡薄,缺乏对纪律的敬畏之心,渐渐逾越法律的“红线”,就像“温水煮青蛙”一样,进而已病未传态。

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党内的“公检法”,要有“治未病”的意识,工作也不是抓小偷,要依纪监督执纪问责,像老中医那样“及时把脉问诊”。一要管早。“不虑于微,始贻大患;不防于小,终亏大德”。要抓始抓初、关口前移,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。二要管小。“大处着眼、小处着手”。 注重抓早抓小,动辄则咎,让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“高压线”。要盯住干部作风开展纪律审查,增强党员干部对纪律的敬畏之心。三要管长。凡事贵在坚持”。要长期持续地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正“四风”,让党员干部从不适应变成习惯。

三、监督执纪问责的结果是“治未病”

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”。小毛病、小问题不早发现、早提醒、早制止,就会把问题拖大,最终酿成大错。纪检监察干部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,始终用纪律这把尺来衡量干部的行为,绝不养痈遗患、讳疾忌医,把“治未病”发挥到最大作用。

一要加大监督力度,发挥“放大镜”功能。实行“对人、对岗、对点”精细化监督检查,做到以点带面、形成震慑。强化监督执纪,不定期检查各单位廉政制度、纪律规矩、风险防控、监督机制等方面的执行情况。根据签字背书要求,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发出整改通知书,限期整改并及时反馈,将反馈情况列入年终责任制考核内容。

二要捕捉案件线索,发挥“显微镜”功能。实行“严查、追责、立改”一体化的查案机制,做到查办一个,警示一片。认真对待每封信访件,做到“精、细、实”的深度核查,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案件线索。此外,依照规定实行“一案双查”制度,加大责任追究力度,提高问责强度。提醒领导干部要增强“一岗双责”意识。

三要注重教育作用,发挥“望远镜”功能。开展“课堂、讲堂、案堂”多元化的廉政教育,做到潜移默化,防微杜渐。除了在关键节点、敏感时期进行外部提醒外,还要加强内部自律。一是发挥党支部学习的“课堂”作用,定期召集党员干部学习廉政文化,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。二是发挥领导的“讲堂”作用,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每年为所属单位上一堂廉政课,营造廉洁自律的浓厚氛围。三是发挥警示教育“案堂”作用,组织党员干部到警示教育基地或监狱现场,以身边人说身边事,让党员干部吸取教训,做到警钟长鸣。

党纪严于国法,管好纪律才能看好权力。纪检监察机关要既见“树木”又见“森林”,坚持全面从严治党、严格监督执纪问责,守住纪律底线,让纪律立起来、严起来,把责任担起来,扛起来,使守纪律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新常态,在严惩腐败的同时“悬壶济世”,多治“未病之病”。

 

 (驻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纪检组监察室 江枝铃 吴智华)

 

 

附件下载

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

中共福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福州市监察委员会 福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 承办
技术支持:0591-83374473 闽ICP备11009988号